我的“诗意摄影”

来源:文 / 伯城      发布时间: 2021-03-12 14:52:58     浏览次数:1181次

image.png

谢建中个人简介:     字/伯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曾任内蒙古摄影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

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理事

内蒙古人像摄影协会常务理事

锡林郭勒盟摄影家协会第一届主席

锡盟群艺馆副馆长等职


退休后,被聘为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内蒙古工艺美术专修学院等高校摄影大专班客座教授和

内蒙古摄影师培训中心主讲教师。


业绩荣誉:

30多幅摄影作品先后获自治区、全国和国际性影展影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优秀奖

摄影美学论文《立体思维试论——我对摄影艺术创作思维规律的思考》入选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作品收入全国《摄影艺术论文集》并获自治区“摄影论文优秀奖”

被内蒙古文联、内蒙古摄影家协会授予“二十世纪内蒙古摄影功臣”荣誉称号

业绩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

美学信念:诗意摄影,美在感悟


我的“诗意摄影”

我的摄影风格和中国传统古诗词有缘。中国诗词,临境体验,即兴发挥,励志抒情,表达人生,言简意赅,合辙押韵,有节奏感,有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经典,比较“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我喜爱前者。在大学时代,毛泽东诗词大部分我都能背诵下来。毕业分配到锡林郭勒草原工作之后,被如此辽阔壮美的大草原所感染,触景生情,萌生了诗兴,时不时拈来一首发表在报纸的副刊上,很是惬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有幸拿起相机随乌兰牧骑下乡拍摄演出活动,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拍摄了许多草原风光片和牧民节日那达慕系列片,其中搏克题材的《健将与小选手》于1982年获得国家级影展铜牌奖(图1《健将与小选手》)。

image.png

图1     健将与小选手     伯城摄影

首战告捷,勇气提升。我突发奇想:文字语言能写诗,光影语言就不能写诗吗?我要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有所创新!为了鞭策自己,起笔名为“影诗”(后来成了我的QQ名),表达了内心要把摄影拍成诗的创新意志。当然,诗意有浪漫风格的,李白、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多用夸张超凡的语言塑造意象;也有纪实风格的,杜甫、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人生,多用尖锐透彻的语言刻画时代典型。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是都能表达出作者面对事物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我想,摄影是“舶来品”,如果能和中国传统的“诗词意识”相融合,使其科技之光生出一颗怀抱诗意的“中国心”,也许能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摄影之路。

我选择从搏克专题切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抓拍的搏克镜头,基本上都停留在“典型形象”和“竞技形态”上了。进入八十年代,我看到国外一位摄影大师这样说:你想把照片拍的好一点吗?那就再走近些吧(因为那时我们使用的都是120双镜头相机,接近一米距离才能拍到特写镜头)。这位大师的话点醒了我:对,走进对象,拍出心态!于是,我冒着被吊销采访证的风险,径直进入搏克赛场拍特写。苍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抓拍到了搏克选手在竞技状态的内心活动《也要使心劲儿》。从再现外部形态到揭示内在心态,使我的“诗意搏克”上了一个台阶。不久我将这幅作品投稿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摄影竞赛暨展览”,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体育报》等多家媒体的一至好评(图2《也要使心劲儿》)。

image.png

图2     也要使心劲儿     伯城摄影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继续追踪搏克比赛。有一次,在搏克赛场内抓拍,突然,一对搏克健将在我身边摔倒的刹那间,我感觉“地震了!”心狂跳不止,快,把这种感觉拍出来!于是,我迅速换上超广角镜头,等到下一对选手倒地的瞬间,利用超广角镜头夸张变形的特性把地平线压弯,创作了《地动山摇》这幅表达“自我体验”的作品,把诗意搏克又推上了一个台阶,使我的“诗意摄影”风格更鲜明了(图3《地动山摇》)。

回顾这三个阶段的艺术探索实践经验,我觉得在“纪实摄影”与“诗意摄影”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把握好二者的本质特性,就可以成为发烧友群体中的“双枪老太婆”。

九十年代中期,经自治区摄协老主席纳木吉勒推荐,我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拜在任一权导师名下进修摄影美学,在任老师的宏观指引下,完成了摄影美学论文《摄影美的把握》,使我的诗意摄影创作思维有了一次质的提升。我分析,纪实摄影和诗意摄影的本质不同点在一个“真”字上:

纪实摄影要求的是“时代的真”、“典型的真”、“具体形态的真”、“不改变对象的真”,它“反映”在眼睛里,“再现”在作品中,原原本本展示自然和社会事物本色的美,化生活为艺术,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诗意摄影要求的是“情感的真”、“意象的真”、“朦胧状态的真”、“融入了自我的真”,它“感悟”在心灵里,“表现”在作品中,超越形似而进入生命世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具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魅力。

image.png

图3     地动山摇     伯城摄影

心中有了北斗星,我坚定了艺术方向。在后来的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超越前行,逐渐摸索出许多适于表达诗意摄影的途径和方法,运用于艺术创作和摄影教学。这里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诗意表现手段与大家分享。

1.陈述

是诗意摄影的基本表现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用叙述性的光影语言,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瞬间描绘被摄事物或人物的本质特征。然后把这些不同的形态组合在一个画面里,从而营造出一种叙事诗一般的意境(如图4《安得广厦立新城》)。

image.png

图4     安得广厦立新城     伯城摄影

2.对仗

把相关的形态或造型元素结构成对称均衡、有序和谐的画面,以“对仗”的诗化形式和均衡的节奏感增强作品的视觉魅力(如图5《出工路上》)。

image.png

图5     出工路上     伯城摄影

3.夸张

利用16mm超广角镜头夸张、变形的特殊性能,变形部分造型元素,渲染画面的紧张气氛,强化主题意境,借以表达作者的切身感受(如图6《草原上的“埃菲尔”》)。

image.png

图6     草原上的“埃菲尔”     伯城摄影

4.重复

诗意摄影中的重复,主要是通过多次曝光的方法,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或造型元素连续多次出现在同一画面里,从而强化诗意摄影的情感意境(如图7《柔》)。

image.png

图7     柔     伯城摄影

5.省略

诗意摄影的省略,是指通过控制曝光量的方法,省略掉画面的细节,把主体形象拍成剪影或低调的效果,刻画被表现对象的整体意境(如图8《夕照天鹅湖》)。

image.png

图8     夕照天鹅湖     伯城摄影

6.对比

是诗意摄影创作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是用同类异形或异类形象进行对比、映衬,使主体形象的本质特征更突出和作品的艺术效果更鲜明(如图9《断壁晓珠》)。

image.png

图9     断壁晓珠     伯城摄影

7.象征

借一种事物的特征,暗喻、启示、代表象征物与本体的内在联系,从而寄托作者对某事物的情感认知(如图10《草原的韵律》)。

image.png

图10     草原的韵律     伯城摄影

8.幽默

借用诙谐的事物或反比的手法,讽刺或批判社会生活中某些可笑的或丑陋的现象。也有娱乐性的幽默,给人带来快乐的心情(如图11《感恩》)。

image.png

图11   感恩     伯城摄影

9.动感

常规的动体摄影一般用1/500秒“快速定格”即可完成,而表现诗意的动感效果则需要运用1/60秒、1/30秒、甚至1/15秒的“慢速追随法”来刻画(如图12《生命隧道》)。

image.png

图12     生命隧道     伯城摄影

10.朦胧

诗意摄影的“朦胧”,主要体现在画面影像的虚实上。可以利用超焦距原理使整体虚化,也可以利用慢速度虚化整体或虚化局部动体。为的是使光影形象呈现出“印象派”诗画的效果(如图13《留不住的风景》)。

image.png

图13      留不住的风景     伯城摄影

11、提炼

诗的语言提炼主要体现在文字的“推敲”、节奏的有序、“平仄”的对应、“韵脚”的选择、“对仗”的工整和“意象”的境界上,诗意摄影的语言提炼主要体现在线条语言和光影语言上。

(1)线条语言要提炼出节奏型的变化,疏密、缓急、平奇等(如图14《新浪》、15《归途疑似见乡音》);

image.png

图14     新浪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15     归途疑似见乡音     伯城摄影

(2)黑白片要提炼出影调,高调、低调、软调、硬调。

如图16《大漠飞驼》

         17《胡杨魂》

         18《母体的伤疤》

         19《黑手遮不住艳阳天》

image.png

图16     大漠飞驼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17     胡杨魂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18     母体的伤疤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 19   黑手遮不住艳阳天     伯城摄影

(3)彩色片要提炼出色调,消色、重彩、淡彩、冷调、暖调。

如图20《冬日音符》

         21《梦乡》

         22《苍山如海》

         23《芦荡惊鸿》

         24《生命之源》

image.png

图20    冬日的音符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21     梦乡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22     苍山如海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23    芦荡惊鸿     伯城摄影

image.png

图24     生命之源     伯城摄影

“诗意摄影”还在路上,我的体会是:诗意摄影只有在忠实于自我感悟的情境中拍出来,才会形神兼备,让观众产生共鸣。

版权所有: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备案:蒙ICP备18004773号-1 公安备案号:15010202151149

技术支持: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邮箱:18647119888@wo.com.cn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