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心悟

来源:文 / 王迺欣      发布时间: 2021-03-15 14:41:07     浏览次数:1147次

image.png

王廼欣个人简介:

国家一级美术师(正高二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书协第四、第五届副主席,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MBA教育中心客座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作品入选:

全国第二、三、六、七届书法篆刻展

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全国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国际书法展

第十四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法交流展

首届全国大字展


作品荣获:

首届、二届华北书法奖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作品被收入《共和国书法大系》


出版有《王廼欣书法作品集》

主编《丁香芳菲——呼和浩特书画集》《呼和浩特书画论文集》



image.png

《陋室铭》     书法     180cm x 45cm    王迺欣


学书心悟

从事书法创作,你不能守住一种东西不变。在书法里,没有传统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个性,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还要有艺术品位,三者必须相互支撑。

而同时,艺术又不能遗传,因为艺术具有独特性。所以在艺术上不能偷懒,现实对我们书法家的要求,真草隶篆等都要有所涉猎,达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其国内创作的现状、整体走向,最有代表性书家的风格特点等进行研究,这才能抓住最前沿的东西,否则你就落伍了。  

书法中传统东西太多了,学不过来,你要抓住经典研习,经典的书法能跨越时空。一定要学习传统,中国书法艺术几千年来,它是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一个人的艺术生命非常短暂,必须汲取营养。如果不汲取营养,一个人的艺术生命在整个书法艺术长河中沧海一粟都不够,所以必须要学习古人、学习经典。在学习经典中,若和古人写的一模一样,没有自己独特之处,也就变为书奴了,要入而能出,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不是强求的,是自然流露。

在书法历史的长河里,往来无穷谓之通,是继承;裁而化之谓之变,这就是创新。说到艺术家的偏执,中国的文人讲究内在的修养,讲究君子藏器,必须从经典的作品中把握传统。比如说,颜真卿也是不被当时所认可的,但是在后人看来颜真卿却是最值得尊敬的大艺术家。艺术家是有艺术品位、艺术继承、艺术思想的,所谓的“偏执”往往是一种超前的艺术思想、艺术思维,并且超越当时的历史时空的。所以不被外人所理解,但它是具有艺术性的,所以才能被后人所接受和传承。传统、艺术、个性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偏执”最重要的是要有艺术性、理性的个性偏执,而不是随性的主观感觉偏执。


image.png

道法自然     书法     180cm x 49cm    王迺欣


image.png

张长弓诗     书法     138cm x 69cm    王迺欣


image.png

我有酒永朝夕,月在天无古今     书法     138cm x 60cm    王迺欣


image.png

天行健    书法      49x49cm      王迺欣


image.png

青山·碧海联     隶书     180cm x 64cm    王迺欣


image.png

会心·放眼联     书法     180cm x 64cm    王迺欣


image.png

神清•德盛     隶书     138cm x 60cm    王迺欣


image.png

见贤思齐     隶书     138cm x 60cm    王迺欣


image.png

韦应物诗    书法        180x49cm      王迺欣

版权所有: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备案:蒙ICP备18004773号-1 公安备案号:15010202151149

技术支持: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邮箱:18647119888@wo.com.cn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