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的18周年。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在长期友谊的传统合作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这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跟全球化出现新趋势息息相关。为什么中国特别重视非洲的发展?
首先,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非洲大陆。很多西方国家、西方学者经常谈论世界经济失衡,并将失衡的责任推在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头上。究竟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在哪里?怎么样能够实现再平衡?深层次的原因是如今已经形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差距越来越大的世界经济体系。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没有跟上全球化的步伐,或者没有从全球化中得到发展的机会,没有真正进入工业化的轨道。这种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大,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延续这一状态,一大批国家跟不上发展步伐,世界经济如何能够全面开花?从这个方面来讲,中非合作确实是一个新模式,帮助非洲国家能够更好进入全球发展轨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二,中非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友谊和长期的深入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正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互帮互助、互利共赢、南南合作的典范。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2017年已高达1700亿美元。非洲还是中国第三大海外投资市场,到2016年底,中企在非洲投资存量已超过1000亿美元,32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
中国向非洲派遣的医疗队达2.5万人次,非洲十几亿人里面有三亿人或者三亿人次受到过中国医疗队的诊治,中国提供的医疗援助在非洲深入民心。
中国的发展经验,非洲未必需要拷贝、照搬,但是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验对非洲是有帮助作用的。现在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参与者,南非、马达加斯加、埃及等9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商签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二十多个国家的合作协议正在商签,非洲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合作热情有目共睹。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始终是双向互利。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中非关系更加密切,苏丹、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发展比较突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互利合作。中非合作现在、将来都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非之间一直是平等的。目前,中国已经同24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或者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占据中国全部相应伙伴关系国家1/4的比例,是中国在全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未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消除和减少国家之间和一国内部的贫困。贫困、贫富差距的问题是很多问题的原点。我们不要让一个发展中国家掉队,更不能让一个非洲国家掉队,要共同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现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民粹主义、极端主义、社会的割裂,在许多地区(包括中东、非洲国家)出现了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经济下滑,都与这些地区长期贫富差距存在有直接的关系。
过去400年以来,整个国际体系都处于中心-边缘的格局下,从本质上没有太大改变。西方国家一直处在中心,很多发展中国家处在边缘状态。在贸易上表现为很多非洲国家是单一商品经济,宗主国只要求或需要该国提供一种产品,其他都要依赖进口,宗主国从中赚取巨大的利益。
这个经济安排现在逐步被打破,是因为中国对非洲的合作。过去几十年以来,中国帮助非洲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自主发展。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时提出援助非洲国家十点计划,第一点就是要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经济要独立,这对西方的经济安排带来很大冲击。西方国家因此抹黑中非合作,提出了“新殖民主义”,这种论调完全站不住脚。
第四,完善全球治理的改革,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需要非洲国家的参与和支持。随着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上升,全球力量对比出现变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逐步趋向平衡,这些方面都需要非洲国家的积极参与。目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反全球化趋势泛滥,全球贸易面临空前的阻力,中非深化合作扩大贸易的规模、广度、深度,不仅会使中非双方受到好处、得益,也会有利于动员支持全球自由贸易的力量,来维护和巩固现有的国际体系,巩固现有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第五,中非合作坚持文明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克服文明冲突。以中非合作、中非文明交流为抓手,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合作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跟非洲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经济发展和实现工业化的艰难,不同的文明是可以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的。中非合作前途宽广,因为它是不同文明组成的大陆和国家之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做出努力。
版权所有: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备案:蒙ICP备18004773号-1
公安备案号:15010202151149
技术支持: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邮箱:18647119888@w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