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新型社会智库助力西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厉建宇      发布时间: 2019-01-31 16:26:28     浏览次数:8378次

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厉建宇


2019年1月12日,来自区内外的各位领导、知名专家、杰出企业家及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以“呼和浩特西部城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为契机,从四面八方汇聚青城,为西部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融智聚力,意义深远。

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时代研究院)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在本次论坛模式策划与流程安排上大胆创新,采用前半场嘉宾独立主旨演讲和后半场三大板块高峰对话相结合的论坛流程,经过耐心细致的提前汇报沟通,主旨演讲中,6位领导及专家对西部高质量发展多角度、多侧面做出的展望、研判、设想和规划,发言概括精准,措辞接地亲民,知名专家演讲分析透彻,案例数据详实;论坛后半程高峰对话板块又细分为“政府篇”、“产业篇”、“企业篇”,每一场高峰对话话题集中,有的放矢,对话嘉宾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精彩纷呈。

这次论坛的举办,是新时代研究院成立后承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研究院去年8月成立后,作为一家高端新型社会智库,今后工作推进的目标究竟在哪里?我们组织人员多次到政府相关部门、教科研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走访调研,渐渐对呼市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强弱、优劣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够平衡的矛盾有了一定的感知,对于呼市西部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了越来越深的体会,于是开始酝酿举办这样一次论坛。

新时代研究院先后给自治区社科联和呼市市委宣传部起草了《关于承办呼和浩特市西部城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的建议》,得到了大力支持。研究院全体员工按照上级部门的批示精神,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的困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展开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高峰论坛终于成功举办。

这次高峰论坛的召开,社会各界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奉献。自治区社科联杭栓柱主席对研究院寄予厚望,多次对会议筹办提出真知灼见。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李部长果断决策,充分信任,市社科联与研究院多次磋商,紧密配合,完善论坛事宜,中广协张国华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布院长、清华大学中国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厉克奥博、中国传媒大学设计系肖虎院长等各位专家百忙中抽空,精心准备论坛发言报告,自治区工商联、内蒙古山东商会、内蒙古商报、北大内蒙古校友会等众多单位鼎力支持,众多企业家出智出人出物,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保障。在此,我代表研究院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西部区域作为呼和浩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区,处于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重要地位。开发西部对于破解呼市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培育新的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都有着非凡的时代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办公、生活条件尚未就绪的情况下,呼市党委政府一举组织近百家机关部门先入为主,做到了政府职能作用先行。由此迅速聚合起西部大开发的组织力领导力落实力。

更为欣喜的是,前来西部考察、洽谈的各地企业家络绎不断,经贸活动开始向纵深拓展,更有国家级新产业、新动能、高新技术开始与西部开发联手联动。短短几个月里,在这片有待深入开发的沃土上,“三新”蓝图已初见端倪,正待扬帆启航。西部再开发的行动之迅速,成效之显现,在区内外诸多开发建设的新区中都不多见。

西部大发展的强劲势头,对新时代研究院研究课题的推进可谓恰逢其时,紫气东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借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契机,以微薄之力,引八方精英,为西部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思想准备,为企业家落地生根提供咨询服务,为打造西部制造、西部购物、西部服务、西部文化生活新高地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

为了向西城发展聚力,我们提出“融智”的概念,就是把智库建设融入西城开发的各个层面,比如“政府+智库”、“民生+智库”、“产业+智库”、“生态+智库”等等。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研究机构,我们有三个设想:

第一,融智于西部发展方式转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讲述这一变革与开放的哲理,对于西部高质量发展有着不寻常的借鉴意义。深化改革早以成为社会共识,但“怎么去改”“如何去改”更为关键。解决呼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发展不充分问题,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正是我院的研究课题所系、目标成果所向。我们研究的主导方向就在于:汇聚各界高端人才学者之才智,为政府职能部门开发西部提出切实建议,为打造西城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公平公正的舆论支持,为西城创新创业、品牌建设、开放空间打造良好的咨询平台,为西部交通互联、能源互济、产业协同、环境整治、信息网络高速构建共享高地。我们致力于做这样一头“拓荒牛”。

第二,融智于西部发展观念创新。回顾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史,从西汉到成吉思汗,丝绸之路上1426年的这场变革与开放终究是思想和精神的突破驱动物质文明的写照。这一辉煌的发展史表明,观念创新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由此,西部大发展不仅需要制度创新、经济增长、体制改革、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更要致力于理念的变革、精神的淬炼、文化的交融、价值观的砥砺、思想的再解放。而这一切都需要智库介入其中。

新时代研究院要做的就是积蓄蒙古马的品质,以耐苦、耐寒、耐力,永不停歇的“马精神”,与各界仁人志士们,尤其是主办这次论坛的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委宣传部纵向贯通,与协办这次研讨会的6大单位横向联合,发挥内蒙古商报、广告产业协会、职业学院等各自优势,鼓足高质量发展西部的勇气和信心,助生有利于西部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开发西部的核心价值指向,舒解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问题,让改革开放精神标识更鲜明。

第三,融智于西部人文环境改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新气象,充分证明人的价值、人的力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助力西部经济腾飞,人始终是第一位的。高技术人才要留,普通劳动者同样要留。如何留人?两点,向往的事业和适宜的人文环境。城市的高度往往不在于拥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文化氛围和职业道德环境。如何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相宜的人文素质,智库同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大力加强智库建设,推动民间智库发展。加强民间智库建设是落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减少决策失误率的必然需要。”

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是2018年8月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由自治区社科联主管,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发起成立的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高端社会智库机构。

新时代研究院成立后,秉承“坚守责任、拥抱情怀、达成使命”的发展宗旨,紧紧依托内蒙古社科联和工商联,致力于为自治区和地方政府出谋划策,沟通各商协会关系,助力地方招商引资引智。

我们希望助力内蒙古改革开放寻找“走在前面的办法”,我们希望追求内蒙古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突破”,我们希望做敢于观察和发现问题者,敢于出主意、早出主意、出大主意,做到先见、先知、先谋。

研究院成立后,积极筹备成立了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理事会,凝聚了一批政界、学术界的精英和有份量的企业家。

研究院成立以来,凝聚了一大批各界精英和实力企业家,初步形成国内以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智库资源为代表,区内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社科联和政策研究室及多家经济研究机构为代表的专家顾问资源。

下一步,新时代研究院将以服务西城发展为抓手,以此次论坛为开端,形成可持续智库服务。通过不间断举办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探索西城快速建设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研究院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凝聚各界智慧,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西城地区调研走访、研究讨论、建言献策、监督落实等工作,计划每年围绕西部建设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论坛,形成区内外广泛关注,同时每年配合开展若干次常规性的西部城区发展研讨会、成果展览等推广活动。

新时代研究院拟于今年5月承办“呼包鄂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为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新途径融智聚力、建言献策;随后,新时代研究院还拟于8月与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经管院联合,拟将“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峰会引入内蒙古,届时还将举办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成就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品牌节,两次会议均拟参照省级国际性论坛标准,邀请国内外顶级智囊参加,建议市委市政府协办论坛,通过参与举办“呼包鄂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和“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峰会”,找到与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高级智库深层对接的路径。

未来三年,新时代研究院计划在呼市西城园区筹建永久性院址,鼓励区外高新企业设立联络处,并鼓励“双创”企业和个人在研究院开办独立工作室,凝聚“融智”合力,助推研究成果在企业落地。

同时,通过设立区外项目办事处,参与筹备成立艺术银行等新业态机构,与企业间形成“商产互助”的良性金融生态圈,完成向综合新型高端智库的转型,把研究院拓展成为国内外先进产业、高端企业进入内蒙古的一扇窗口。

目前,研究院虽刚起步,但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把她营造成一个思想的家园、精神的家园,在这里,大家抒展才智,共同成长,欢迎有识之士光临指导,挥峻笔,献深思。

有人说,自然的春天,是四季更替的规律;智库的春天,来自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


版权所有: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备案:蒙ICP备18004773号-1 公安备案号:15010202151149

技术支持: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邮箱:18647119888@wo.com.cn
新时代智库:内蒙古新时代经济发展研究院
微信